在上一篇中我们讲到了育碧在中国上海开启了他的中国之行,中篇我们要讲述的是育碧在入驻上海后又做了哪些让他们一举成为国内最大的游戏“龙头”呢?一起来看看
时间到了1996年12月在解决了中国政府对于外企在华投资的限制后,上海育碧工作室正式注册成功,当时中国的游戏市场已经有了一些比较活跃的公司像是金山、金盘、目标等软件公司,但是他们在游戏产品这条占线上相比于育碧是完全不够看的。
几年时间里,育碧在中国游戏市场将《雷曼》、《死亡星球》、《世界足球》等等包括开普空的大作《生化危机》、《鬼武者》还有像是《使命召唤》都进行了本地化处理,一股脑地拥进了中国市场,甚至连中国的《轩辕剑天之痕》都是育碧与大宇协助一起发行的,游戏的总数超过了200多款。
很多人都会有疑问为什么当时育碧这么大量引进游戏这么迅速方便?难道不会被审核吗?这是因为游戏还是被称为电子出版物审核是像一般的书籍一样由出版社进行自行审查,出问题才会出版署才会追究责任,引进外国游戏只需要找到有外国图书出版资格的机构就行了,审核非常宽松,中国当时的政策也给了育碧好的成长机会,仅仅三年时间就成为了中国最大的游戏发行商。
育碧在这个阶段的成果对于中国的游戏市场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他们对于游戏中国本土化煞费苦心,几乎每一代的游戏都有繁体中文的选项,也带起了其他国外游戏企业在汉化上的重视。他们之所以能够快速打入中国市场还有一点就是“亲民”的价格。
以《生化危机1》举例,当时育碧在中国发售的平装版价格只有48元只是欧美主流3A价格50美元的八分之一,当然我们也不能一定认为育碧是真的愿意做“亏本买卖”而是迫不得已,我们猜测一下就可以得知,当时中国人均年收入非常低,盗版游戏又非常猖獗,购买正版游戏无非就是防止盗版游戏“挂羊头,卖狗肉”的情况出现,还有那正版才有的通关攻略书。
育碧的游戏发行做的不错那游戏研发又如何呢?答案是上海育碧在研发游戏上比发行做的更加出色,1997年,法国总部向已经在中国站稳脚跟的上海育碧派出了一名名叫兰吉利的游戏制作人,任务就是在上海育碧建立起一个游戏开发小组。
在建立小组初期,第一个加入的中国员工就是翁颖明先生(之后的他担任了EA中国,神游科技的高管),而他们制作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名为《摩洛哥大奖赛》的赛车游戏的ps平台移植,这个项目做得非常成功,受到了国外游戏媒体的高度赞扬,让育碧总部对上海育碧信心倍增,陆续将《雷曼2》《唐老鸭:英雄救美》等等游戏的移植工作,还下达了一个开发一款原创F1赛车游戏的任务给了上海。
这款赛车游戏就是《F1 赛车模拟1999》,在开发这款游戏之初,庞大的工作量不得不让上海育碧开始对外招收人手,而当时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年轻人都“上交了国家”,观念中国企肯定要比外企稳定,而当时育碧的解决办法就是开出更高的工资3000-5000元的月工资相当于同时期国内处级公务员才能达到的薪资,吸引而来的就是大批量的高质量人才,可以说在2000年初期的育碧不仅在游戏发行上是国内的第一把手而且在游戏的研发上也拥有着有国际先进水准的游戏制作团队,成为了中国游戏市场的“领头羊”。
迷失攻略组
迷失攻略组更多攻略等你来看!